9月26日上午,“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苏州大学“信仰公开课”校级示范课素养公开课在阳澄湖校区图书馆大报告厅顺利举行。中国法学会会员、苏州市法治督查员范秋林担任主讲嘉宾,2024年苏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季班学员、智工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机电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等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张超老师主持。
范秋林以《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为题,围绕着“信仰是什么”“法治是什么”“我的法治信仰”“我们的法治信仰”等多个问题,多元概念解读法治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范秋林在讲座中结合新时代国情,与同学们讨论“信仰”与“法治”之间的联系,指出没有信仰的法治,犹如没有灵魂的肉体,再刚性的法条也难免沦为摆设。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围绕“如何在法治过程中发挥青年作用”,“大学生如何能在全面依法治国中有所作为”等问题,与范秋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本次信仰公开课引导青年大学生信仰法治、尊崇法治,发挥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教育作用。法制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更需要当代青年的参与。未来,我校青年将秉持法治信仰,勇担法治建设重任,以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