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我校在独墅湖校区金螳螂建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新时代中国园林人的使命与担当”苏州大学“信仰公开课”校级示范课(梦想公开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团队责任教授、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王云才应邀授课。2025年苏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春季班学员、金螳螂建筑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金螳螂建筑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王云才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切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展示了基于客观技术分析手段,对于当前我国生态空间格局规划的反思,提出了生态空间规划的静态刻画与人文缺失。同时,他讲解了生态感知与自然感知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生态保护以及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生态空间塑造的重要性。
王云才指出,风景园林有不一样的路径去实现。他以自己的研究为例,展示了数字化、信息化、仿真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深度共生理论在景观生态规划中的重要性。讲座最后,王云才鼓励同学们在服务于人的感受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拓展风景园林的边界,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度共生。
本次苏州大学“信仰公开课”(梦想公开课)聚焦生态保护,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享,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实践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既深化了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解,也为风景园林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我校青年将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与专业担当,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突破,在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中绽放光彩,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图景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