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破茧·追光·越界:从校园到社会的公益成长密码”苏州大学“信仰公开课”校级示范课(素养公开课)

时间:2025-05-09浏览:10设置

57日,我校在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破茧·追光·越界:从校园到社会的公益成长密码苏州大学信仰公开课校级示范课(素养公开课)。苏州金螳螂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江苏省首批高级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徐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忠,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凯,院团委书记董筱文,2023届优秀本科毕业生陈思楠,2025年苏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春季班全体学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以及学院青年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副书记薛佳佳主持。

致辞中,陈忠勉励同学们以信仰为帆,做志存高远的追梦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担当为舵,做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攻坚克难中展现青春力量;以本领为桨,做堪当重任的奋斗者,以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读好有字之书无字之书,锤炼硬核能力。

为了更好推进学校铸魂逐梦工程,落实学院成长陪伴计划,学院聘任徐嘉秘书长为学院德政导师。

正式开讲前,徐嘉以互动提问拉近距离,启发思考。讲座中,徐嘉坦言,公益不是象牙塔里的自我感动,而是连接个体价值与社会需求的桥梁徐嘉以苏大惠寒项目为例,带领同学们思考从单向输出赋能乡村教育生态志愿者支教模式的迭代;以公益慈善基金会千人工匠品牌项目为例,分享SWOT分析优化公益项目,实现鱼渔两相授的探索;期望同学们找到与社会共生的成长路径,将小我融入大我,将公益作为青年践行人民至上的广阔平台。

陈思楠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如何从学院青茶支教实践团队长,成长为一名全职公益人,如何将短期实践活动孵化为长期公益项目,如何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聚光成芒,集火成炬,用行动刷新着公益方式。陈思楠指出,公益始于热爱,成于匠心,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破界追光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本次苏州大学信仰公开课校级示范课(素养公开课)旨在引领团员青年感悟志愿精神,自觉挺膺担当,以青年之小我融入家国之大我,积极投身志愿公益活动。未来,我校青年学生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