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医学部转专业笔试考核知识点

时间:2019-03-25浏览:754设置

一、生物学部分

考核知识点:

1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生物的特征
1.2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1.3
生物界的多级分类系统
1.4
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1.5
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1.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1.7
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1篇细胞
2生命的化学基础
2.1
原子和分子
2.2
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2.3
糖类
2.4
脂质
2.5
蛋白质
2.6
核酸
3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3.1
细胞的结构
3.2
真核细胞的结构
3.3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3.4
细胞通讯
4
细胞代谢
4.1
能与细胞
4.2

4.3
物质的跨膜转运
4.4
细胞呼吸
4.5
光合作用
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5.2
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5.3
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6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6.1
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6.2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6.3
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7
营养与消化
7.1
营养
7.2
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7.3
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7.4
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8
血液与循环
8.1
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8.2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8.3
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9
气体交换与呼吸
9.1
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9.2
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9.3
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10
内环境的控制
10.1
体温调节
10.2
渗透调节与排泄
11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1.1
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1.2
适应性免疫(免疫应答)
11.3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12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2.1
体液调节的性质
12.2
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12.3
激素与稳态
13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3.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3.2
神经系统的结构
13.3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13.4
人脑
14
感觉器官与感觉
14.1
感觉的一般特性
14.2
视觉
14.3
听觉与平衡感受
14.4
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
14.5
皮肤感觉
15
动物如何运动
15.1
动物的骨骼
15.2
人类的骨骼
15.3
肌肉与肌肉收缩
15.4
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16
生殖与胚胎发育
16.1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16.2
人类的生殖
16.3
人类胚胎的发育

4篇遗传与变异
20遗传的基本规律
20.1
遗传的第一定律
20.2
遗传的第二定律
20.3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
20.4
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
20.5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0.6
遗传的第三定律
20.7
细胞质遗传
2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21.1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明
21.2DNA
复制
21.3
遗传信息流是从DNARNA到蛋白质
21.4
基因突变
22
基因表达调控
22.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
22.2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2.3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2.4
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
23
重组DNA技术简介
23.1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
23.2
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
23.3
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23.4
重组DNA的基本步骤
23.5
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
23.6
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
24
人类基因组
24.1
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
24.2
人类遗传性疾病
24.3
癌基因与恶性肿瘤
5篇生物进化
25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
25.1
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
25.2
生物的微进化
25.3
自然选择
26
物种形成
26.1
物种概念
26.2
物种形成的方式
27
宏进化与系统发生
27.1
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
27.2
生物的宏进化
27.3
生物的系统发生
27.4
进化与发育的修饰

考核题型:

1.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参考书目:

《普通生物学第四版》,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化学部分

(一)无机化学

【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

第一节分散系

要点:掌握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

一、物质的量浓度

要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二、质量浓度

要点:质量浓度计算公式

三、质量摩尔浓度

要点:质量摩尔浓度计算公式

四、质量分数、摩尔分数和体积分数

要点:计算公式

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要点:拉乌尔定律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与凝固点降低

要点:溶液的沸点升高与凝固点降低概念及计算公式

三、溶液的渗透压力

要点:溶液的渗透压及计算公式

四、渗透压力的意义

要点:高渗、低渗、等渗溶液

第四节胶体溶液

一、溶胶的制备

要点:制备方法

二、溶胶的性质

要点:光学、电学和动力学性质

三、胶团的结构

要点:胶团的结构组成

四、溶胶的稳定性

要点:溶胶相对稳定的原因,聚沉

五、大分子化合物溶液

要点:组成和稳定性,大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六、凝胶与胶凝

要点:溶胶和胶凝概念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术语

一、体系和环境

要点:体系与环境的概念,体系的分类

二、状态和状态函数

要点:状态函数

三、过程和途径

要点:过程和途径的概念,过程的分类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和功

要点:热和功的概念

二、热力学能

要点:内能概念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要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内容

第三节热化学

一、等容反应热、等压反应热

要点:焓,反应热计算方法

二、热化学方程式

要点:反应进度

三、盖斯定律

要点:盖斯定律应用

四、生成焓和燃烧焓

要点:标准摩尔生成焓和燃烧焓,标准摩尔反应焓

第四节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要点:自发过程

二、熵

要点:熵的概念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要点:熵增加原理

四、标准摩尔熵

要点:热力学第三定律

第五节吉布斯自由能及其应用

一、吉布斯(Gibbs)自由能

要点: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二、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要点: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三、ΔG与温度的关系

要点:温度对ΔG的影响

第六节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要点:反应商,标准平衡常数,多重平衡

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要点:平衡转化率

第七节化学平衡的移动

要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勒夏特列原理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要点: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第二节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一、碰撞理论

要点:活化能与活化分子,有效碰撞

二、过渡态理论

要点:过渡态

第三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基元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质量作用定律

要点:基元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质量作用定律

二、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要点:定速步骤,速率方程式书写

三、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要点: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的区别、联系

四、一级、二级和零级反应

要点:简单级数反应的特征

第四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要点:阿累尼乌斯公式

第五节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要点:催化剂概念,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

要点: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区别

三、酶及其催化作用

要点:酶催化的特点

第四章物质结构

第一节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

一、原子结构发展简史

要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概念

二、玻尔原子模型

要点:玻尔理论要点

三、核外电子运动特征

要点: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

第二节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一、波函数

要点:Schrodinger方程

二、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要点: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原子轨道

三、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要点:氢原子的波函数,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形和电子云图形,四个量子数

第三节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屏蔽效应和穿透效应

要点:屏蔽效应,钻穿效应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要点: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三原则(pauli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Hund规则)

第四节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一、核外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

要点: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要点:电子构型与元素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的周期性

第五节离子键

一、离子键理论

要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二、离子的性质

要点:离子半径、离子的电荷、离子的电子构型

第六节共价键

一、价键理论

要点:现代价键理论要点,共价键的类型(σ键,π键)

二、轨道杂化理论

要点:杂化轨道理论特点,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

三、分子轨道理论

要点: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第七节金属键

要点:改性共价键理论,能带理论

第八节分子间力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

要点:键的极性,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化

二、分子间力

要点:分子间力的分类

三、氢键

要点:氢键的形成条件

第九节晶体结构

一、四类晶体的一般情况

要点:四类晶体的分类

二、离子晶体

要点: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类型,离子极化,离子晶体性质

三、原子晶体

要点:原子晶体性质

四、分子晶体

要点:分子晶体性质

五、金属晶体

要点:金属晶体性质

六、过渡型的晶体

要点:过渡型的晶体性质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一、离子相互作用理论

要点:表观解离度

二、活度和活度系数

要点:有效浓度

三、离子强度和活度系数

要点:离子强度计算

第二节酸碱质子理论

一、电离理论

要点:酸碱电离理论要点

二、质子理论的酸、碱定义

要点:酸碱质子理论要点

三、酸碱反应的实质

要点:共轭酸碱对概念

四、酸碱强度

要点:解离常数

五、酸碱电子理论

要点:酸碱电子理论要点

第三节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一、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和溶液的pH

要点: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及离子积,pH

二、其他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要点: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共轭酸碱常数关系

第四节质子转移平衡有关计算及平衡移动

一、一元弱酸弱碱溶液

要点:电离平衡常数,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二、多元酸(碱)溶液

要点:多元酸(碱)溶液中pH计算

三、两性物质

要点:两性物质溶液pH计算

第五节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原理

要点:缓冲溶液组成,缓冲作用原理,抗碱成分,抗酸成分

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要点:缓冲溶液pH值计算

三、缓冲容量

要点:缓冲容量概念

四、缓冲溶液的配制

要点:缓冲范围,缓冲比

五、缓冲溶液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

要点:人体内缓冲溶液体系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溶度积

一、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

要点:溶度积、溶解度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要点: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方法

第二节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一、溶度积规则

要点:溶度积规则内容

二、沉淀的生成

要点:沉淀的生成条件,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三、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要点:分步沉淀、沉淀的转化条件

四、沉淀的溶解

要点:沉淀的溶解条件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的组成和定义

要点: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

二、配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要点:配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的本质

一、价键理论

要点: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配合物的spsp3dsp2d2sp3杂化轨道和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内轨配合物和外轨配合物,应用磁矩判断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价键理论的局限性

二、晶体场理论

要点:d轨道的分裂,晶体场分裂能,配合物的磁性,晶体场稳定化能

第三节配位解离平衡

一、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

要点:配位平衡常数

二、配位平衡的计算

要点:配位平衡和配位平衡的移动

三、配位平衡的移动

要点:酸度、沉淀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四、稳定常数的应用

要点:配合物的颜色

第四节螯合物

一、螯合物的概述

要点:螯合物的概念,类型

二、生物学中的螯合物

要点:生物学中的螯合物举例

三、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螯合物

要点:螯合效应,EDTA的螯合物特性

四、影响金属与EDTA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要点:影响因素,条件稳定常数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一、氧化和还原

要点:氧化态,还原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半反应,氧化还原电对

二、氧化数

要点:表观电荷数,氧化数与化合价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

一、氧化数法

要点:氧化数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二、离子电子法

要点: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第三节原电池

一、原电池的概念

要点:丹尼尔电池结构

二、原电池的组成和表示

要点:原电池的组成,电池符号

三、电极的分类

要点:电极的分类及电极组成式书写

四、电池组成式与电池反应的互译

要点:电池组成式与电池反应的相互转化

第四节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

一、电池电动势

要点:电动势概念及表示

二、电极电势的产生

要点:电极电势的产生过程

三、电极电势的测量

要点:标准氢电极

四、标准电极电势

要点:标准电极电势表,金属活动性顺序

第五节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一、能斯特方程式

要点: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电动势的能斯特 方程

二、能斯特方程式的推导

要点: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第六节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一、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要点:应用标准电极电势表和能斯特方程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要点:应用电池电动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三、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实验中应用电池电动势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依据

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要点:应用电池电动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五、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

要点:电池电动势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六、计算吉布斯自由能

要点: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第七节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要点:元素电势图的组成,计算未知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方法,判断歧化反应的发生,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考核题型】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5分)

【参考书目】

周为群、朱琴玉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6

(二)有机化学

【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有机化学及其发展

第二节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性

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五节有机分子的构造和构型

第六节共价键理论

第七节共价键的属性

第八节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反应中间体

第九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第十节有机化学中的酸碱概念

第二章饱和脂肪烃

第一节烷烃

第二节环烷烃

掌握烷烃化学性质,掌握光卤代反应历程,游离基稳定性,掌握过渡态理论。掌握环的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环烷烃的顺反异构,环已烷及衍生物构象分析。

第三章不饱和脂肪烃

第一节单烯烃

第二节炔烃

第三节二烯烃

掌握碳正离子结构,稳定性的比较。理解丙烯游离基反应,掌握炔烃、二烯烃化学性质,理解共轭效应的概念。

第四章芳香烃

第一节单环芳烃

第三节稠环芳烃

第四节非苯系芳烃

掌握苯分子的结构,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定性。掌握化学性质和苯环亲电取代定位规则及应用。

第五章对映异构

第一节物质的旋光性

第二节物质的旋光性和化学结构的关系

第三节构型及其表示方式

第四节旋光异构体的数目、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

第五节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第六节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第七节外消旋体的拆分

掌握手性,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外消旋以及不对称性的概念。

第六章卤代烃

第一节卤代烃的分类、命名

第二节卤代烃的性质

第三节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

第四节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第五节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竞争

第六节双键位置对卤素活泼性的影响

第七节卤代烃的制备

第八节重要的卤代烃

掌握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重点掌握格氏试剂制备和性质。掌握SN1SN2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

第七章醇、酚、醚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掌握醇和酚的结构特点,比较二者酸性,掌握醇酚醚化学性质,掌握醇酚醚制法,掌握消除反应立体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了解常见醇酚醚的性质、用途。

第八章醛、酮、醌

第一节醛和酮

第二节

理解C=C  C=O的结构差异,加成反应的不同点,掌握亲核加成反应机理,掌握醛酮的加成反应,理解醛酮的还原方法,区别各种还原剂的应用范围,理解醛酮的氧化,掌握几个人名反应及应用。

掌握α-H的反应,卤仿反应,用于鉴别及合成用途。了解迈克尔加成的涵义和应用。掌握饱和一元醛酮的制法,了解不饱和醛酮的性质,了解醌的一般知识。

第九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一节羧酸

第二节取代羧酸

掌握羧酸的命名方法、化学性质、电子效应;掌握羧酸的制法,了解取代羧酸的性质;掌握二元羧酸的化学性质。

第十章羧酸衍生物

第一节羧酸衍生物

第二节酯类化合物

掌握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克莱森酯缩合。理解有机合成设计的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第二节酰胺

第三节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第四节硝基化合物

了解硝基化合物的性质、制法、代表物,掌握胺的分类、命名、结构,了解物理性质,掌握胺的化学性质、碱性、鉴别,季胺盐性质及Hofmann规则,掌握胺的制备。掌握种氮盐的性质及合成应用了解重氮甲烷的结构、性质,烯胺性质,了解偶氮染料。

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

第二节生物碱

掌握五元单杂环、六元单杂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生物碱的基本性质及用途。

第十三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第一节萜类

第二节甾族化合物

了解萜类化合物和甾族化合物的结构。

第十四章糖类

第一节单糖

第二节二糖

第三节多糖

掌握单糖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重点掌握Haworth环状结构。了解二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第十五章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一节氨基酸

第二节

第三节蛋白质

第四节核酸

掌握几种重要的氨基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肽、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简单的性质。

【考核题型】

2.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5分)

【参考书目】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公共化学教研室自编教材《有机化学》, 2012


(教学办公室)

起草人:崇加荣    发布人:钟慧


返回原图
/